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人瞩目,迅速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财富的代表,资产的变化尤为引人关注。炒股的、买房的、存款的,人人皆有所持,大家心中都想知道,国家的资产状况究竟如何?而就在5月24号,国家发改委一则消息犹如重磅炸弹般炸响,全网瞬间沸腾:我国总资产已突破1300万亿元,按照目前的人口基数,每个人的平均资产接近100万元,若以一家三口计算,户均资产更是达300万元!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
当你看到这个数字时,是否也和许多人一样,心中充满疑惑与不安。1300万亿元,半岛体育听起来确实是个大数目,但这其中究竟包罗了多少实际的财富?中国人均资产线万吗?各位看官,先别急,官方的回应来了。在看似让人欣喜的统计数据背后,也隐藏着一些让人思考的事实和复杂的情形。
首先,我们要理解“资产”这一概念。这里提到的“资产”并非仅仅是股票和存款,还包括了大量的非金融资产,比如房产、土地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令人咋舌的1300万亿并没有扣除负债情况。众所周知,在我国,大众家庭中房产常常占据了大多数资产。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城镇居民家庭通常拥有一套住房的比例高达58.4%,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占31.0%,而拥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比例则为10.5%。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拥有房产的人均资产能够达到100万,并不是一件难事。
不过,许多人在购房时选择贷款,这意味着扣除负债后,实际可用的资产越来越少。在这一点上,国家统计局核算司的高级统计师李华菊也作出了具体回应,强调统计数据并非人人皆有的真实财富,而是理论上的总资产。在这些数据中,生活的真实境遇往往受到家庭负债的制约。所以,中国的住户部门总资产又有多少呢?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2016年我国住户部门的总资产为358万亿元,占总资产的30%。按我国当前的人口基数进行计算,人均资产约为25万元,三口之家则为75万元,与1300万亿元的宏伟梦相比,有些家庭甚至处于及格线以下。再来看央妈早前公布的数字,城镇居民家庭的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其中物质资产占比最大,但如果这个317.9万元是我们的及格线,那你家是否也能通过考核呢?
这一切的讨论不仅在于数据的高低,更在于我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境况,资产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很多时候,财富的多少、资产的丰盈与否与我们的幸福感是存在差异的。换句话说,有的人看似身无分文,但却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与心灵的充实;而有的人尽管资产殷实,内心的空虚却无可救药。而身处这样快速变化的经济大潮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这些数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
无论你的资产是超过百万,还是几百万,重要的是如何善用这些财富,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好的未来。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数据洗礼之后,我们无需再出口成章,而是应在理性的思考中领悟财富背后的真正意义。你是否也在思索,除了资产之外,生活的幸福、情感的价值又能用怎样的数字来衡量?毕竟,财富的定义不应仅限于资产的估算,生活的精彩常常在于我们如何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