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项目结算审计时,经常有客户询问,结算审计和结算审核只有一字之差到底有什么区别?业主单位自己委托的第三方做结算审计(或者项目审计)和审计机关做的结算审计有何区别?接下来我们详细探讨一下上述问题。
首先什么是结算审核呢。结算审核常见于工程建设项目中,半岛体育注册半岛体育注册《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文件详细规定了建设工程价款的结算程序和审核要求。而对于信息化项目来说,虽然没有直接提及“结算审核”的具体定义,但在《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2019〕57号)中强调了项目建设的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以及项目审批、建设、运行等相关工作的规范性和合规性,这些环节都间接涉及到结算审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结算审计是什么呢。结算审计根据委托的单位不同分为审计机关实施的结算审计和建设单位自身开展的结算审计。
前者属于国家审计范畴,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所建设项目的结算审计,根据《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结算审计定义为“审计机关对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的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单项工程结算、项目竣工决算,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而后者属于单位内部审计范畴,也是我们常见的信息化项目结算审计或者项目审计,建设单位自身根据地方政策要求或者项目实际需要,委托第三方开展的结算审计或项目审计。比如在四川、江西、陕西等多个省市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中都有提到,“竣工验收申请应当包括项目建设总结、第三方审计报告、信息资源共享报告等资料”,该第三方审计报告就是要求建设单位需要作的结算审计(或项目审计)。
所以在信息化项目中,结算审核是指建设方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造价机构对项目结算进行的审核,主要作为建设方和承建方之间的资料。而结算审计在信息化项目中通常是指建设方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的内部审计,并出具第三方审计报告,最后会提交给项目审批部门,作为项目竣工验收的资料。
结算审核的范围是从招标文件开始至承建单位上报完工结算书这个期间范围,包括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合同调整、变更等材料,在审核时可能会参考项目立项时的文件等。
结算审计可以理解为是对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所以包括从项目立项、招投标、合同签订、实施中的调整、变更等。由此可见结算审计的范围比结算审核的范围更宽更广。
结算审核指建设合同履行完毕后,受建设方委托,除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对建设项目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并根据审核结果确定支付金额,最终出具包含审定费用的《审核报告》这一行为,可见结算审核目的是项目金额的支付。
结算审计目的更多是对项目整个流程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计,包括项目立项是否符合流程、招投标方式是否符合政策、项目涉及的变更是否符合规定等等。
虽然结算审核和结算审计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但是他们都有同一个目标,就是让项目建设更真实、合法、合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